由 蔡葉 » 週二 6月 14, 2022 4:59 pm
((((((轉貼節錄)))))楞嚴經中五陰十魔之魔的解析
楞嚴經中五陰十魔
昔日佛陀世尊於將入涅槃前,就曾預言了我佛教末法中,在法寶經藏
方面,其中以大佛頂首楞嚴經最先消失於這地球上,再之則是說般舟
三昧經(是以持阿彌陀佛聖號,日行不坐的一種修法)。
楞嚴經是我佛教禪宗之鎮山法寶,其經文中之每一字、每一句,皆包
含了佛陀般若佛智之明銳,能破一切魔論、魔擾、魔障、魔業等,如
同照妖鏡一般,使魔之形相、邪論一覽無遺,無所遁形,所以是學佛
人不可不知的一部經。
人之生命結構,是由五種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組合而成的物質及精神
方面的生命現象,筆者粗淺的略說:
1、「色」:簡略說之,指父母精血所生之身體, 是由地、水、火
、風組合而成的,佛家稱之為「色」。
2、「受」:簡略說之,指人的七情六欲及身體受到刺激而產生各種
的覺受,佛家稱之為「受」。
3、「想」:簡略說之,指身體產生各種感受後,心裡發生種種的作
用而產生了念頭想法,佛家稱之為「想」。
4、「行」:簡略說之,指其身體內部推動新陳代謝的一股力量。如
人死後行陰區未斷除,其毛髮、指甲還會繼續生長,佛
家稱之為「行」。
5、「識」:簡略說之,例如人死後,肉體(色身)敗壞,其還有神
識(俗稱靈魂)存在,可是並沒有了身軀,而受、想、行、識都還存在於精 神世界的生命現象,佛家稱之為「識」 。
人因這五種現象的交錯運行,產生的妄念妄想、我執,而生死輪迴流
轉,故修行也是要借這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來成佛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蔡葉代言:因為月溪法師列舉佛經文所用{佛性}一詞就有19個同義名詞。可是眾生只聽聞佛說其確實存在,但不能為用跟不存在有何差別??眾人既然相信佛說,就忙找佛性存在何處?或如何下手修學?所以末學就嘗試把眾人類的身心七大元素,及身心的五蘊和五六七八識乃至12因緣....綜合逕指:{識大]{識蘊]{第八阿賴耶識]{識支]乃至{眾生妄想執著]=就是眾生人類慣用百千萬劫的{投胎靈魂]!!
((((((轉貼節錄)))))楞嚴經中五陰十魔之魔的解析
楞嚴經中五陰十魔
昔日佛陀世尊於將入涅槃前,就曾預言了我佛教末法中,在法寶經藏
方面,其中以大佛頂首楞嚴經最先消失於這地球上,再之則是說般舟
三昧經(是以持阿彌陀佛聖號,日行不坐的一種修法)。
楞嚴經是我佛教禪宗之鎮山法寶,其經文中之每一字、每一句,皆包
含了佛陀般若佛智之明銳,能破一切魔論、魔擾、魔障、魔業等,如
同照妖鏡一般,使魔之形相、邪論一覽無遺,無所遁形,所以是學佛
人不可不知的一部經。
人之生命結構,是由五種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組合而成的物質及精神
方面的生命現象,筆者粗淺的略說:
1、「色」:簡略說之,指父母精血所生之身體, 是由地、水、火
、風組合而成的,佛家稱之為「色」。
2、「受」:簡略說之,指人的七情六欲及身體受到刺激而產生各種
的覺受,佛家稱之為「受」。
3、「想」:簡略說之,指身體產生各種感受後,心裡發生種種的作
用而產生了念頭想法,佛家稱之為「想」。
4、「行」:簡略說之,指其身體內部推動新陳代謝的一股力量。如
人死後行陰區未斷除,其毛髮、指甲還會繼續生長,佛
家稱之為「行」。
5、[size=150]「識」:簡略說之,例如人死後,肉體(色身)敗壞,其還有神
識(俗稱靈魂)存在,可是並沒有了身軀,而受、想、行、識都還存在於精 神世界的生命現象,佛家稱之為「識」 。[/size]
人因這五種現象的交錯運行,產生的妄念妄想、我執,而生死輪迴流
轉,故修行也是要借這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來成佛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蔡葉代言:因為月溪法師列舉佛經文所用{佛性}一詞就有19個同義名詞。可是眾生只聽聞佛說其確實存在,但不能為用跟不存在有何差別??眾人既然相信佛說,就忙找佛性存在何處?或如何下手修學?所以末學就嘗試把眾人類的身心七大元素,及身心的五蘊和五六七八識乃至12因緣....綜合逕指:{識大]{識蘊]{第八阿賴耶識]{識支]乃至{眾生妄想執著]=就是眾生人類慣用百千萬劫的{投胎靈魂]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