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.一切唯心造《甘露門》
在盂蘭盆節(鬼節)的時候,各寺院都要修行施餓鬼會
(其起源於釋迦牟尼在世之時,其弟子阿難得其傳授供養之法,誦陀羅尼經“若能施飲食予餓鬼,非但不落此道,且能得諸鬼神加持,延年益壽”,給餓鬼即有貪婪之心的人布施食物)。
這時,眾僧以獨特的韻律唱經之中 就有“施餓鬼——甘露門”。其開頭是:
若人欲了之,三世一切佛
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……
如果人想要知道三世一切佛,就應觀法界之性,一切唯心造。
(如果要知佛心,就應將宇宙諸法的本性 只視作心造)。
“一切”是指所有的現象 和存在。
我們周圍所有的存在現像 都只不過是“心”的作用,是“心”產生出來的。
即所有的存在 只不過是由心反應出來的,除卻心以外,什麼都不存在。
曾有一個年輕武士 問白隱禪師是否有地獄。
白隱看了一眼,劈頭蓋臉給他一頓臭罵:“你看起來像是一個出色的武士,可年紀輕輕就問有沒有地獄,真不像話!”
最後還罵那武士 是不忠之臣,不孝之子,膽小鬼。
那年輕武士一開始因為對方是大名鼎鼎的高僧,還咬牙忍著,但最後終於忍耐不住,拔刀就要砍白隱。
白隱和尚巧妙躲閃,但最終被年輕武士追上,就在刀落之際,白隱厲聲喝到:“那就是地獄!”
聞聽此言,年輕武士 馬上清醒過來,連聲稱是。
剛才凶神惡煞的樣子 也恢復了平靜,甚至露出了笑容。
“我知道了,我確實知道了 地獄之所在。”
於是白隱也若無其事似地 微笑著說:“那還是極樂世界!”
地獄也好,極樂世界也好,都存在於心中,是心產生出來的。
有無、得失、善惡、美醜、愛憎,這一切相對而迥異的看法 都是心產生的結果。
正因為有了相對的世界,所以才有了爭鬥、有了煩惱、有了迷茫。
如果超然地認為 法界一切唯心造,自然而然,所有的對立就消失了,就能擁有一顆真如之心。
就應該說是知道了佛心。
《信心銘》裡有言道:“至道無難,唯嫌揀擇,但莫憎愛,洞然明白”。
確實如此,要理解“一切唯心造”很容易,但是要達觀,洞然明白“一切 唯心造”卻並不容易。

佛,心,物,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