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 1530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

大開眼界
週三 11月 29, 2023 10:45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.
回覆: 27
觀看: 3030

Re: 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.

藍海千尋 寫: 週四 11月 09, 2023 7:46 am 末法:白法隱沒,鬪諍言訟.....不假。
白法隱沒:一盲導眾盲,時間越長,危害越大,難怪乎稱:末法。
鬪諍言訟:眾口鑠金.....此事在佛教行不通哩!
現在應該是像法時期,還不到末法

像法 是指:乍看(乍聽)好像是佛法, 但根本不是佛法
現今世界就是這種情形
大開眼界
週三 10月 25, 2023 11:45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,事非頓除因次第盡。
回覆: 28
觀看: 1619

Re: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,事非頓除因次第盡。

心開 寫: 週三 10月 25, 2023 1:42 am 如佛陀説一條巾打了六個結,你能一次解開六個結嗎?不能,一定先解開第一個結,然後才次第解開餘五結,六個結,比喻六根(六根:眼耳鼻舌身意)

結 必須一個一個解開。這是指五陰
必須先滅色陰,然後滅受陰,想陰,行陰,最後識陰滅

對於六根,佛陀的說法是:只要有一根 被解結,其餘五根會同時一起被解開
所以六根的結 不需要一個一個解

《楞嚴經》五陰元重疊生起。生因識有。滅從色除。....(須先從色陰, 一個一個解開)

《楞嚴經》隨拔一根...諸餘五粘 應拔圓脫。
..........(只須解一根, 餘五根同時解)
大開眼界
週三 10月 25, 2023 11:23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回覆: 157
觀看: 8473

Re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
Sherlock 寫: 週二 10月 24, 2023 10:07 am 滅是道果
道是滅因
悟是道力
五根五力?
若看不見實相, 談什麼「悟」!
都是自己在那邊識心發作而已

培養止觀能力 才是真正的道力
大開眼界
週三 10月 25, 2023 10:55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回覆: 157
觀看: 8473

Re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
經文說:眼不見色,耳不聽聲,鼻不嗅香...... 這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已 無神經反應 。也就是佛經所說的【滅眼耳鼻舌身意.棄眼耳鼻舌身意】 很多人不理解 眼耳鼻舌身意 無神經反應 所代表的涵義 其實「 神經反應 」就是指「 相 」;譬如: 從眼睛 視覺神經 能看見 色 像(相) 從耳朶 聽覺神經 能聽見 聲 音(相) 從鼻子 嗅覺神經 能聞到 香 味(相) 從舌頭 味覺神經 能嚐到 味 道(相) 從身體 觸覺神經 能 有 觸 覺(相) 從腦袋 思覺神經 能 知 法 影(相) 所以, 無神經反應 就代表:已經不再見「 相 」 不再見「 相 」並不代表: 什麼都看不見 不再見「 相 」,代表已經見...
大開眼界
週一 10月 23, 2023 9:48 am
版面: 社會民生閒聊區
主題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回覆: 29
觀看: 4646

Re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
《入楞伽經》所見既非有。 故無諸外境 這是 內觀 而說 並不否定外法 其是指 所見唯是相 . 《大般涅槃經》 汝莫愁惱悲泣啼哭。阿難即言。如來世尊。我今眷屬悉皆死喪。云何當得不愁啼耶。如來與我倶生此城。倶同釋種親戚眷屬。云何如來獨不愁惱光顏更顯。善男子。我復告言。阿難。汝見迦毘真實而有。 我見空寂 悉無所有 。汝見釋種悉是親戚。我修空 故 悉無所見 。以是因緣汝生愁苦。我身容顏益更光顯。諸佛菩薩修習如是空三昧故不生愁惱。 你的認知是錯誤的, 「 無外境 」並不是只侷限於 內觀 時 上面經文清楚告訴你, 平常時 佛陀就是 都 無所見 ...(無 外境 可見) 很多人錯以為「 無所見 」就是: ...
大開眼界
週一 10月 23, 2023 1:38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回覆: 157
觀看: 8473

Re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
. 很多人誤解「 滅眼耳鼻舌身意 」就是指:將眼耳鼻舌身意軀體消滅,毀壞 以致常嘲諷說,難道 自殺 就能解脫! 《相應部 12相應 43經》 依眼與色 而 生眼識 ... 依於意與法 而 生意識 ... 從上面經文可以得知,「 眼耳鼻舌身意 」應該是指: 眼=視覺神經 → 能生眼識 耳=聽覺神經 → 能生耳識 鼻=嗅覺神經 → 能生鼻識 舌=味覺神經 → 能生舌識 身=觸覺神經 → 能生身識 意=知覺神經 → 能生意識 因此「 滅眼耳鼻舌身意 」其實就是指:眼耳鼻舌身意已無 神經反應 《成實論》 眼不見色。耳不聞聲 。鼻不嗅香。舌不知味。身不覺觸。故説 離欲 。 《持心梵天所問經 》云何 具...
大開眼界
週一 10月 23, 2023 12:57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回覆: 157
觀看: 8473

佛教修行追求「滅」,而不是「悟」

. 修行是為了開悟, 這種認知 源自中國禪宗。譬如參禪,參公案等,目的都是為了求「開悟」 但真正的佛教修行 卻是在追求「滅.斷.捨.離」,而非開悟 必須先「滅.斷.捨.離」,然後才有開悟(成佛)的可能。 若未能「滅.斷.捨.離」,而只一昧求開悟,只會是 緣木求魚 徒勞無功 所以 中國禪宗 實際上就是一個好高騖遠,不切實際的 旁門左道 《雜阿含經 230》 六入處滅 則觸滅。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 《雜阿含經 211》若 眼滅 色想則離。 耳鼻舌身意滅 法想則離。 《增一阿含經》當求方便 滅此六情 。 《楞嚴經》 根 .塵既銷。云何覺明不成 圓妙 《相應部 第35卷 101》 眼非汝等之所有者, ...
大開眼界
週日 10月 22, 2023 10:18 pm
版面: 社會民生閒聊區
主題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回覆: 29
觀看: 4646

Re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
緣起性空 係指緣起所成事物概 無自性 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緣起之法都 無自性 。若法 無自性 則 無所有 。 《大寶積經 》見諸法 無自性 故。見法 非有 。  《大乘入楞伽經》但緣 無有法  故説 無自性   佛經講很清楚,「無自性」就是在告訴你們:一切法 無所有 ; 無有 法 也就是心經說的: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,無色受想行識..... 什麼東西都沒有 所以「緣起性空」就是指:緣起的東西 根本都不存在。 《入楞伽經》所見既 非有 。 故 無諸外境 若能悟 見 【 無外境.什麼東西都沒有 】,就是證「空」。(空如來藏+不空如來藏)(真空生妙有)
大開眼界
週日 10月 22, 2023 10:03 pm
版面: 社會民生閒聊區
主題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回覆: 29
觀看: 4646

Re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
. 《大寶積經》 如來藏空性之智。復有二種。何等為二。謂: 空 如來藏。所謂 離於 不解脫智,一切煩惱。 不空 如來藏。具過恒沙佛解脫智,不思議法。 《大乘起信論》 眞諦譯 所言 空 者。從本已來 一切染法不相應 .... 所言 不空 者...即是真心常恒不變 淨法滿足 。故名 不空 。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,佛經所講的「 空 .畢竟空」其實就是指「 空 如來藏 」 【 空不礙有 . 空有不二. 真空生妙有 】就是在指:「 空 如來藏 「和「 不空 如來藏 」兩者的關係 這個「 有 」是指「 不空 如來藏 」;根本不是指「 緣起有 」(世間萬有) 因為「空」中不存在任何 緣起有 。故經文說「空如...
大開眼界
週日 10月 22, 2023 8:52 pm
版面: 社會民生閒聊區
主題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回覆: 29
觀看: 4646

Re: 歸元無二路,方便有多門

. 很多人說 : 「空」 不是指:什麼東西都沒有。 因為 緣起有 就是依 空 建立。可見, 空不礙有 。 空 和 緣起有 其實是 不二 。 這種說法, 傳承自 印順 。是 印順 一手教出來的。傳承下來的... 根本都是胡說八道,亂解佛法 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 《佛說華手經》 無一切法 故名為 空 。 《有德女所問大乘經》 第一義諦 無有諸業。亦 無諸有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是故 空 中 無 色 無 受想行識。 無 眼耳鼻舌身意。 無 色聲香味觸法。 上面經文證明「空」中什麼東西都沒有。這破斥了「緣起有」和「空」可以 同時存在 的謬論 「空」中什麼東西都沒有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