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 1908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

cyc320
週四 11月 30, 2023 11:30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為什麼學不會慈悲觀?
回覆: 23
觀看: 2578

Re: 為什麼學不會慈悲觀?

希有世尊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。佛言。善哉善哉。須菩提。如汝所說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(以戒為師而身體力行,修養到竟然明白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」之道理,即俱慈悲觀,才可有效與您言道)。汝今諦聽。當為汝說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。唯然世尊。願樂欲聞 (發出佛菩提心者,則顯現常住慈悲心,即便降伏妄心,樂意接受聽聞佛經)
cyc320
週三 11月 29, 2023 1:05 p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為什麼學不會慈悲觀?
回覆: 23
觀看: 2578

Re: 為什麼學不會慈悲觀?

須菩提。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是人解我所說 義不。世尊。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。何以故。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 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(所說四見,只為凡夫拔其煩惱而有,實際洞徹法性,即名四見之妄見)。須菩提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者。於一切法。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。須菩提。所言法相者。如來說即 非法相。是名法相(發 佛菩提心者,竟然悟徹無相之義理而體行,法相不生,如此信解,即名不退轉「空無相」之菩薩)。須菩提。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發菩薩心者。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。云...
cyc320
週一 11月 27, 2023 11:22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開悟是四地菩薩(聲聞初果須陀洹)
回覆: 10
觀看: 1985

Re: 開悟是四地菩薩(聲聞初果須陀洹)

諸佛威神之所建立。為護法城受持正法。能師子吼名聞十方。眾人不請友而安之。紹隆三寶能使不絕。降伏魔怨制諸外道。悉已清淨永離蓋纏。心常安住無礙解脫。念定總持辯才不斷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。及方便力無不具足。逮無所得不起法忍。已能隨順轉不退輪。善解法相知眾生根。蓋諸大眾得無所畏。功德智慧以修其心。相好嚴身色像第一。捨諸世間所有飾好。名稱高遠踰於須彌。深信堅固猶若金剛。法寶普照而雨甘露。於眾言音微妙第一。深入緣起斷諸邪見。有無二邊無復餘習。演法無畏猶師子吼。其所講說乃如雷震。無有量已過量。

// 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即名菩薩道,適宜白衣佛弟子次第漸修持為上
cyc320
週六 11月 25, 2023 9:45 p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夢幻大修行法
回覆: 74
觀看: 6790

Re: 夢幻大修行法

個人見解,轉愚癡心即心開意解、轉滯礙心即名小解;勿忘初發心即契入本心、精進不懈怠即名悟解;見自本性即見性、自覺即名開悟;妙觀察智者即了卻、平等性智者即名小悟;大圓智者即中悟、覺他即名大悟;覺轉無明即頓悟;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即名大徹大悟
cyc320
週五 11月 24, 2023 3:02 p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五樓之人
回覆: 208
觀看: 20612

Re: 五樓之人

如此諸法生,梵志勤思禪(即名自覺),普照諸世間,如日住虛空(即名覺他),破壞諸魔軍,覺諸結解脫。(即名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)
cyc320
週四 11月 23, 2023 3:27 p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夢幻大修行法
回覆: 74
觀看: 6790

Re: 夢幻大修行法

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 ,即名人乘善法
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 ,即名天乘善法
cyc320
週四 11月 23, 2023 3:27 p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天乘善法、人乘善法,有何不同?
回覆: 31
觀看: 3480

Re: 天乘善法、人乘善法,有何不同?

故知因情滯著。能成愛水。浸漬不休。自然成墜。以情地幽隱。故為內分。以舉念緣塵。取像名想。運動散亂。故名外分。(直須了卻「無眾生相」)

天乘善法應該還可以再細分
例如欲界天的情欲(情執愛欲)輕於人乘(直須了達「身見」)
色界天的離欲又更上一層(無性別)──直須了卻「無我相」
乃至到無色界的究竟離欲(三界一切欲)──直須了卻「無人相」
cyc320
週四 11月 23, 2023 11:41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最美的都在這裡
回覆: 145
觀看: 22731

Re: 最美的都在這裡

志誠再啟師曰。如何是不立義。師曰。自性無非。無礙無亂(了卻「依法不依人」)。念念般若觀照。常離法相。自由自在。縱橫盡得。有何可立(了卻「依義不依語 」)。自性自悟。頓悟頓修。亦無漸次(了卻「依智不依識 」)。所以不立一切法。諸法寂滅。有何次第。志誠禮拜。願為執侍。朝夕不懈。誠吉州。太和人。(了卻「 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」)
cyc320
週三 11月 22, 2023 5:49 p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天乘善法、人乘善法,有何不同?
回覆: 31
觀看: 3480

Re: 天乘善法、人乘善法,有何不同?

所以首楞嚴經云。即時阿難。及諸大眾乃至而白佛言。世尊。若此妙明。真淨。妙心。本來遍圓。如是乃至大地草木。蠕動含靈。本元真如。即是如來。成佛真體。佛體真實。云何復有地獄餓鬼。畜生脩羅。人天等道。世尊。此道為復本來自有。為是眾生妄習生起。世尊。如寶蓮香比丘尼。持菩薩戒。私行婬欲。妄言行婬。非殺非偷。無有業報。發是語已。先於女根。生大猛火。後於節節猛火燒然。墮無間獄。瑠璃大王。善星比丘。瑠璃為誅瞿曇族姓。善星妄說一切法空。生身陷入阿鼻地獄。此諸地獄。為有定處。為復自然。彼彼發業。各各私受。唯垂大慈發開童蒙。令諸一切持戒眾生。聞決定義。歡喜頂戴。謹潔無犯。佛告阿難。快哉此問。令諸眾生。不入邪見。汝今諦...
cyc320
週三 11月 22, 2023 10:46 am
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主題: 天乘善法、人乘善法,有何不同?
回覆: 31
觀看: 3480

Re: 天乘善法、人乘善法,有何不同?

須菩提。於意云何。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。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 不。如是世尊。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(即名人乘善法)。須菩提。若福德有實。如來不說得福德多。 以福德無故。如來說得福德多。(即名天乘善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