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 461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
- 週六 10月 28, 2023 10:54 p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請問前後眷屬餘清淨戒、偷蘭遮是什麼意思?
- 回覆: 7
- 觀看: 806
Re: 請問前後眷屬餘清淨戒、偷蘭遮是什麼意思?
這些資料我都有看過,因為彼此講的有出入,故沒法精確掌握
- 週六 10月 28, 2023 9:41 p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請問前後眷屬餘清淨戒、偷蘭遮是什麼意思?
- 回覆: 7
- 觀看: 806
請問前後眷屬餘清淨戒、偷蘭遮是什麼意思?
看了一下字典還是不太清楚
有沒有人可以白話解釋一下?
有沒有人可以白話解釋一下?
- 週六 9月 23, 2023 1:18 a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- 回覆: 32
- 觀看: 2650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只是無知的佛法連連看,就算矇對,也是如蟲蛀字般的無用
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,不是只有空而已
十二因緣可從空假中三個面向看,說他是空,但不是只有空。
空而不空,乃第一義空,亦即實相義
此法義愚癡者如何能知?
還要他人費時間回覆其無知言論、毒氣
也難怪法華經安樂行品要我們修安忍了
若無愚癡者無知的言論,哪能顯法義之高貴?
- 週六 9月 23, 2023 1:09 a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之秘藏(已完結。隨筆分享)
- 回覆: 65
- 觀看: 4558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之秘藏(已完結)
無量義經哪是講 空 ?就已經無量義了還空 無量義經講 實相 ,所有法歸實相。 不懂不要鬼扯 . 你說:無量義經 不講空 ,又說:無量義經 講實相 ????? 你完全不知道 自己 前言不對後語 , 自打嘴巴 《佛藏經》 見 諸法實相 名為 見佛 。何等名為 諸法實相 。所謂諸法 畢竟空 無所有 。 佛經清楚告訴你,「 畢竟空,無所有 」就是「實相」! 無量義經講「實相」,就等同講「空」 你連這點都不懂 不懂不要裝懂,不是佛經有講空,他的主旨就是空。 不懂判教辨教,捕風捉影,愚癡至極。 眾生多執有,故佛於經中多談空 愚癡人見空又執空,故佛說執空者,佛亦不能化 愚癡者只會剪貼佛經,看一個影說一個影...
- 週二 9月 19, 2023 12:37 a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之秘藏(已完結。隨筆分享)
- 回覆: 65
- 觀看: 4558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之秘藏(已完結。隨筆分享)
何為圓斷?
什麼是天台圓教中的圓斷一切煩惱?
不斷而斷是為圓斷
什麼意思?
頂果欽哲仁波切於【證悟者的心要寶藏】中所說的比喻能呼應:
「所有計畫如同兒戲,若真要付諸實行,永遠也完成不了,但如果我們撒手不管,他們一瞬間就結束了。」
從這個比喻來看,什麼是圓斷煩惱?
真切體認到沒有任何一個煩惱需要被斷除,是為圓斷。
聽起來是不是很驚悚?
這還只是圓教的一個面向
能知圓教之深邃乎?
不辨教、不判教,開口就談空有
白忙一場
什麼是天台圓教中的圓斷一切煩惱?
不斷而斷是為圓斷
什麼意思?
頂果欽哲仁波切於【證悟者的心要寶藏】中所說的比喻能呼應:
「所有計畫如同兒戲,若真要付諸實行,永遠也完成不了,但如果我們撒手不管,他們一瞬間就結束了。」
從這個比喻來看,什麼是圓斷煩惱?
真切體認到沒有任何一個煩惱需要被斷除,是為圓斷。
聽起來是不是很驚悚?
這還只是圓教的一個面向
能知圓教之深邃乎?
不辨教、不判教,開口就談空有
白忙一場
- 週四 9月 14, 2023 3:51 p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- 回覆: 32
- 觀看: 2650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09 法華玄義-七番共解:標五章 標教相-3 又異者,餘教當機益物,不說如來施化之意。此經明佛設教元始,巧為眾生作頓、漸、不定、顯密種子,中間以頓、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,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。並脫、並熟、並種、番番不息,大勢威猛,三世益物,具如〈信解品〉中說,與餘經異也。 解析: 第二教相,化道始不始終,主要就是談五時教。其他經典只就當機眾生說教法,不說佛教導之意。法華不爾,將佛的整體指導方針清楚地說明白,故為異也。以五時八教種、熟、脫眾生,此於信解品有詳釋。 釋籤云:「雖寄漸及不定,不以餘教為種。」指最初結緣雖有多種,但以圓教為種。「結緣已後退大迷初,故復更於七教之中下調停種。」七教指圓...
- 週三 8月 23, 2023 2:25 a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之秘藏(已完結。隨筆分享)
- 回覆: 65
- 觀看: 4558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之秘藏(已完結。隨筆分享)
隨筆分享
怎么理解「烦恼即菩提」?
其實很簡單,有四個部份,我講其中一個就好:
a.佛是一切
b.煩惱是一切法之一
c.故煩惱即菩提
其中b項這樣解釋並不了義,但比較好理解
有經證、理證,可以信矣!
有人問經證,打在這裡
a:
大寶積經:世尊!真如者即是如來。一切諸法即是真如,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。
大般若經:憍屍迦!非離色如來可得,非離受、想、行、識如來可得
佛說不增不減經: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。如來藏者即是法身。
觀普賢經: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,遍一切處。
b甚至都不用經證,百法明門對一切法的分類中,就有煩惱心所,當然要經證也是有的。
怎么理解「烦恼即菩提」?
其實很簡單,有四個部份,我講其中一個就好:
a.佛是一切
b.煩惱是一切法之一
c.故煩惱即菩提
其中b項這樣解釋並不了義,但比較好理解
有經證、理證,可以信矣!
有人問經證,打在這裡
a:
大寶積經:世尊!真如者即是如來。一切諸法即是真如,是故一切法即是如來。
大般若經:憍屍迦!非離色如來可得,非離受、想、行、識如來可得
佛說不增不減經: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。如來藏者即是法身。
觀普賢經: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,遍一切處。
b甚至都不用經證,百法明門對一切法的分類中,就有煩惱心所,當然要經證也是有的。
- 週一 8月 21, 2023 10:14 p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- 回覆: 32
- 觀看: 2650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08 法華玄義-七番共解:標五章 標教相-2 如前分別,但約顯露,明漸頓五味之相。若論不定,義則不然。雖高山頓說,不動寂場,而遊化鹿苑;雖說四諦生滅,而不妨不生不滅;雖為菩薩說佛境界,而有二乘智斷;雖五人證果,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。當知即頓而漸,即漸而頓。《大經》云「或時說深,或時說淺。」應問即遮,應遮即問。一時、一說、一念之中,備有不定。不同舊義,專判一部。味味中悉如此,此乃顯露不定。 解析: 此段值得深探,前面分別了顯露漸頓五味,又言若論不定者。所以前段是漸頓五味與不定對辨。 其後又說法華是定非不定,故推論定並不專指法華,或是定有二解,一是法華定、二是五味顯露漸頓定。漸頓五味跟不定是為相...
- 週五 8月 18, 2023 1:34 a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- 回覆: 32
- 觀看: 2650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07 法華玄義-七番共解:標五章 標教相-1 教相為三:一、根性融、不融相。二、化道始終、不始終相。三、師弟遠近、不遠近相。教者,聖人被下之言也;相者,分別同異也。 解析:此為大師獨特之法華三教相,上個系列有介紹,此處引之。 法華跟其他經有三處不同,前兩項為跡門、後一項為本門。 1.根性融不融 2.化道始終不始終 3.師弟遠近不遠近 法華經是:融、談始終、談遠近 其他經是:不融、不談始終、不談遠近 以下辨析 一、根性融不融相 根性是指一切眾生,融不融是指是否互具 一切眾生為十法界 十法界為六道、四聖: 地獄、惡鬼、畜生、人、修羅、天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 因此,根性融,即是天台的著名學說:十...
- 週五 8月 11, 2023 10:44 pm
- 版面: 台灣佛教網路論壇(英靈版)
- 主題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- 回覆: 32
- 觀看: 2650
Re: 學習分享:妙法蓮華經玄義 - 七番共解
06 法華玄義-七番共解:標五章 標宗、用 宗者為三:一、示。二、簡。三、結。 宗者,要也。所謂佛自行因果,以為宗也。云何為要?無量眾善,言因則攝;無量證得,言果則攝。如提綱維,無目而不動;牽衣一角,無縷而不來。故言宗要。 解析:宗以佛自行因果為要,由佛字可知法華五重玄義皆以佛乘位釋。因以佛位釋,佛徧一切法,故攝因果無量。如提綱維者,天台教都以大綱為主,大綱已備,無目不攝,故為殊勝之教。 然諸因果,善須明識,尚不取別教因果,況餘因果!餘因果者,昔三因大異,而三果小同;又三因大同,而三果小異。又一因逈出,一果不融。因不攝善,果不收德,則非佛自行之因,非佛道場證得之果。 解析: 此處簡別,欲識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