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看見桌子的煩惱心.是看不見佛的!您的是妄想,不是佛
只見其性,不見其相。
烏雲=相
佛經以【烏雲遮擋太陽】來形容【煩惱覆佛性】,是最寫實的描述
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被烏雲遮擋,看不見前方太陽
烏雲就是指「相」
眼睛被色相遮擋, 看不見前方佛性
耳朶被聲相遮擋, 看不見前方佛性
《大乘密嚴經》於相而不貪著。眾縛悉除 安樂自在。
《大方等大集經》眼取色相。耳取聲相。鼻取香相。舌取味相。身取觸相。意取法相。是名為沈。
Re: 只見其性,不見其相。
此論壇裡.普皆錯解不一不異義.
老是以同體為由.直接將煩惱當成菩提.生死當成涅槃
殊不知.體雖同相卻異.既然相異.你只能擇一邊住之.
將不一不異解作煩惱與菩提同時存在.生死與涅槃並存.以為置身事外之無事人
不一故.兩邊不同相.
不異故.見一邊就不見另一邊
正因為同體.又不同相故.
1.應該求於菩提.求於涅槃
2.滅煩惱即住菩提.從生死解脫即證入涅槃
老是以同體為由.直接將煩惱當成菩提.生死當成涅槃
殊不知.體雖同相卻異.既然相異.你只能擇一邊住之.
將不一不異解作煩惱與菩提同時存在.生死與涅槃並存.以為置身事外之無事人
不一故.兩邊不同相.
不異故.見一邊就不見另一邊
正因為同體.又不同相故.
1.應該求於菩提.求於涅槃
2.滅煩惱即住菩提.從生死解脫即證入涅槃
「煩惱即菩提」「生死即涅槃」
「煩惱即菩提」「生死即涅槃」
很多人只取表面字義,根本上卻完全不懂內涵在講什麼
《不退轉法輪經》一切法及諸衆生。同涅槃相等無差別。無形無相
《大寶積經》其性不可得。諸法亦如是。無相無差別
「煩惱即菩提」「生死即涅槃」這類句型 其實是在講:一切皆無相
煩惱=無相...菩提=無相
生死=無相...涅槃=無相
眾生=無相...諸佛=無相
因為大家都無相, 所以大家都無差別(平等無二)
一些人不懂這層意義,才會只憑表面字義 做出錯誤解讀
胡扯說, 煩惱就是菩提,若沒有煩惱 何來菩提! 滿嘴胡說八道
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﹋
「煩惱即菩提」「生死即涅槃」這類句型是在說明「無相」的情況
因此「煩惱即菩提」「生死即涅槃」是佛境界。不能拿來解釋世間事
《大方等大集經》生死涅槃二界平等。即是佛界.不可説界。
Re: 只見其性,不見其相。
這是佛金口說的.但卻是說法五十年中.前四十餘年所說.....誘盡方便說.此時佛性真實義未闡..菩提=無相
涅槃=無相
諸佛=無相
菩提=無相...這是對的!
涅槃=無相
諸佛(如來)=無相.....大般涅槃經已顛覆這種說法.
大般涅槃經中也說:涅槃=無相.
指的是:涅槃無蘊(陰)相.
是故雖大般涅槃經中也說:涅槃=無相.但卻不是涅槃真實義
簡言之.涅槃=無相.是排他法.排除涅槃是蘊法相.並未直接說出涅槃實義
涅槃是有.可見.可得(不是無相)....於大般涅槃經才真正闡述涅槃真實義
涅槃無蘊(假)相.涅槃有真實相....諸法中真實有如來(大般涅槃經)
無餘涅槃...就是涅槃=無相.涅槃裡空無一物.無假相.也不見佛性真實相.故不見佛性如虛空....稱虛空清淨平等!
虛空清淨平等不見佛性.是故虛空清淨平等不究竟.無餘涅槃不是究竟涅槃
請對照金光明最勝王經:
善男子。一切凡夫為三相故。有縛有障。遠離三身。不至三身。何者為三。一者
遍計所執相。二者依他起相。三者成就相。如是諸相不能解故。不能滅故。不能淨故
。是故不得至於三身。如是三相。能解能滅能淨故。是故諸佛具足三身。善男子。諸
凡夫人未能除遣此三心故。遠離三身不能得至。何者為三。一者起事心。二者依根本
心。三者根本心。依諸伏道。起事心盡。依法斷道。依根本心盡。依最勝道。根本心
盡。起事心滅故。得現化身。依根本心滅故。得顯應身。根本心滅故。得至法身。是
故。一切如來具足三身。
註:金光明最勝王經說於臨涅槃前.非四十餘年所說經
Re: 只見其性,不見其相。
《不退轉法輪經》一切法及諸衆生。同涅槃相等無差別。無形無相
個人看法,藉以真性等於虛空,可名不退轉,或名非一合相......
《大寶積經》其性不可得。諸法亦如是。無相無差別
個人解讀,與 「《大方等大集經》生死涅槃二界平等。即是佛界.不可説界。」同義,是名一合相......
個人看法,藉以真性等於虛空,可名不退轉,或名非一合相......
《大寶積經》其性不可得。諸法亦如是。無相無差別
個人解讀,與 「《大方等大集經》生死涅槃二界平等。即是佛界.不可説界。」同義,是名一合相......
Re: 只見其性,不見其相。
《不退轉法輪經》....《大寶積經》....《大方等大集經》.....
上說未顯真實義
何謂「無相」
所謂「無相」是指:祂不屬於色.聲.香.味.觸.法 等「相」
能被肉眼所見, 稱為色相
能被肉耳所見, 稱為聲相
雖說「涅槃可見」,但並不是以眼耳鼻舌身意看見涅槃,
所以涅槃不屬於色聲香味觸法等「相」,故符合「無相」的條件
《 大般涅槃經》無相者 無有色聲香味觸等。
《雜阿含經 80》色相斷。聲香味觸法相斷。是名無相。
必須以法眼 佛眼 才能看見涅槃
不屬於色聲香味觸法「相」的東西,就不能被眼耳鼻舌身意所看見
而必須用法眼 佛眼才能看見